“深新共读·文化互鉴”交流活动在深圳举办
中新网深圳11月3日电 (记者 索有为)“深新共读·文化互鉴”交流活动11月2日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区举行,深新深圳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共读新加坡作家协会荣誉会长林得楠和深圳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南翔等,文化以在现场发布的互鉴活动两部新书为媒,就文化交流互鉴展开研讨。交流举办 据了解,深新深圳《摇橹的共读人:我的创意写作训练趣谈》是深圳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尤今的新书,这部新书结合尤今半生的文化教学经验和终生不辍的创作经验,通过抒情化的互鉴活动笔调,把实践性的交流举办教学理念贯穿于真实的个案内,坦陈她作为老师的深新深圳心路历程和教学心得。尤今在深圳出版社已出版近20部作品。共读 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编写的互鉴活动《识药闻香》,由深圳出版社和新加坡玲子传媒出版社同步出版发行。交流举办书中精选12味著名香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探寻前世传说、审识现代沿革、明辨真伪优劣、品鉴百味香气四个方面进行了科普。 尤今,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丘干,新加坡玲子传媒出版社总裁陈思齐,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总检验师、主任中药师王淑红,深圳出版社常务副社长许全军,共同为两部新书揭幕。 丘干表示,深圳出版集团旗下的深圳出版社一直致力推动文化交流,既引进海外优秀名家的作品,积极采撷世界文明成果;又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尤今、林得楠和同为作家的南翔,文学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洪霞,围绕“深新”阅读与文化展开了深度交流。 林得楠表示,深圳和新加坡都是年轻的城市,这次来深圳看到的是文化生活的欣欣向荣;新加坡华文阅读的重点在于语言学习、品格塑造,新加坡的出版社正在通过引进中国版图书,促进文化交流。 尤今认为,深圳与新加坡都是移民社会和开放的现代化城市,两座城市的民众都面临着“内卷”的焦虑,这造成两座城市精神气质上的相同,表现在创作上,是许多人把个人的奋斗史跟国家的发展史密切地交织在一起。 南翔表示,语言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保留其原本的含义。因此,不仅要多掌握几种外语,还要多学一点方言,这有助于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提升理解的精度。 刘洪霞认为,世界意识、移民文化、奋斗精神、多元文化、生态意识、未来意识等是深圳和新加坡两座城市共有的元素;除了线上与线下的文化活动,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关注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市民的影响,以及开展“双城互动”写作,能够增进两座城市的文化互动,激发深层共鸣。 该活动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出版集团主办,深圳出版社承办。(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往日痕迹:文物的发现与艺术的复兴”展览亮相巴黎
- 十五运会倒计时:相约香港,共赴大湾区体育盛会
- 俄称击退乌军攻击 乌称在巴赫穆特推进
- 联合国总部首次因空气污染放弃升旗
- 江苏省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接受审查调查
- NBA总决赛后场外突发枪击 已致9人受伤
- 美国前副总统彭斯正式宣布参加2024年总统竞选
- 当欧洲人“碰上端午”能碰出什么火花?
- “超级月亮”刷屏 它是如何形成的?
- 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保障工作,中央网信办集中整治6类突出问题
- 中方代表:期待同新当选的安理会成员团结协作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延续到年底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
- 西藏山南在安徽推介文旅
- 多国人士:中方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清晰阐明立场
- 构建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推动湾区产业跃升|打造新经济动力
- “香会”不“见”美防长 中国防长在新加坡都见了谁?
- 内蒙古冰雪旅游季在“中国驯鹿之乡”启动
- “看起来像火星”!山火烟雾吞没纽约,空气质量达40年来最差
- 东帝汶总统:美欧的朋友们要想一想,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与中国合作
- 澳媒:中国的政策综合了“和”与“仁”思想,西方需认清中国
- 搜索
-
- 友情链接
-